要塞作为二战风云中的核心战略目标,其攻占难度与防守强度均显著高于普通城市。攻克要塞需优先削弱其城防值,通常采用重装部队进行多轮冲击,例如先用15万重装部队摧毁城防基础,再派遣4万重装部队分4次彻底清除剩余防御。若敌方驻守军队存在,需先通过掠夺战消耗其兵力。民心压制是征服关键,可派遣1万特种部队连续征服,每次降低3点民心直至归零,期间需用侦察机持续监控防止敌方迁城或恢复民心。侦查与情报分析是行动前提,通过计谋策反降低敌方市长忠诚度,配合流言传单削弱城市民心与学识属性,形成系统性压制。
针对要塞的特殊防御结构,兵种搭配需注重远程火力与机动单位的结合。攻城炮应保持120距离的极限射程站位,利用坦克吸引炮塔仇恨后集中火力输出,当炮塔切换目标时迅速后撤至安全距离。火箭炮对车辆单位具备4倍伤害加成,可作为主力输出兵种,但需避免与反叛军直接对射。喀秋莎火箭炮在森林地形中能保留攻击加成,配合炮塔群可形成立体火力网。攻城车专精建筑破坏,但对其余兵种伤害效率极低,实战中需严格避免混用。侦察机群需维持2000以上规模,既可用于视野控制,也能通过持续掠夺消耗敌方资源。
资源管理与战术节奏直接影响要塞战的持续性。攻占前需确保钢、橡胶等战略资源储备充足,避免因补给中断导致攻势停滞。黄金应优先用于科技研发与军官培养,特别是提升装载技术、燃烧引擎等关键科技等级。攻城阶段可采用三波次屠城战术,分批次派遣军队执行掠夺与征服,每次行动间隔需压缩至最短以防止敌方恢复。要塞占领后需立即修复防御设施,按炮塔、空军基地、补给厂的顺序重建,并运输其他城市资源进行巩固。保持5级高产资源点建设,升级兵工厂与军事基地以维持长期驻防需求。